close
自由更新日期:2010/01/13 04:11

〔記者游太郎/合歡山報導〕合歡山區從去年底迄今降雪不斷,上山賞雪罹患高山症的遊客也大量增加,慈濟醫學中心支援的雪季醫療服務站,元旦迄今2個連續假日,就有30個高山症患者就醫。

元旦迄今 有30個患者

太管處合歡山管理站昨指出,不少人專程趕上山,在快速前往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合歡山區時,出現頭痛、想吐、腹痛及疑似感冒等身體不適症狀,但並不在意繼續賞雪行程,直到受不了才向求援,經連繫住紮於合歡山莊的慈濟雪季醫療服務站後,由醫師給予藥物或氧氣治療,病情才較緩和。

慈濟急診部主任胡勝川說,光是元旦迄今2個假日,合歡山區就診的高山症病患即達30人,症狀緩和後,會要求遊客盡快下山,避免加重病情造成高山肺水腫及腦水腫,由於出現疑似高山症狀的病患愈來愈多,醫護人員相當忙碌。

合歡山管理站表示,根據國外研究報告,超過2440公尺的高度即可能發生高山肺水腫,超過2750公尺可能發生高山腦水腫,至於急性高山症往往是超過3000公尺以上,目前合歡山進行高山症研究的高偉峰醫師調查發現,合歡山雪季期間,6成以上的病患都是高山症。

合歡山莊有醫療救護站

胡勝川說,許多山難事件與高山症有關,在山上可能因高山腦水腫造成走路不穩而墜崖,因急性高山病虛弱或高山肺水腫呼吸困難,使行動遲緩以致無法到達避風寒的營地而失溫等情形。提醒民眾,高山症初步症狀有呼吸急促、脈搏加速、頭暈、頭痛、目眩、疲勞、步態不穩等,只要遊客感到任何不適,都可前往位於合歡山莊的醫療救護站,接受簡單的血含氧量檢查。

-----------------------------------------------------------------------------------------------------------------------------------------

醉愛嶺仙在這裡提醒大家在上賞雪的時候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多穿件衣服以及事先做好防備,

以下提供關於高山症的資訊給大家參考:


十點高山適應對策

  1. 對於初次前往高原區的旅遊者而言,最好不要嘗試「直接」搭乘汽車或飛機到高原地,最好由3000公尺以下處開始攀登上升。
  2. 在到達高地二十四小時之內,旅遊者不要過度勞累,也切記避免劇烈的體能活動甚至運動。
  3. 每位高原區旅遊者最好能在體能良好的狀態下,才去從事高原旅遊或登山活動;一旦旅遊者在登山前感到身體不適如罹患急性病症(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此時最好能自行延遲旅程,直至病況改善為止。
  4. 高原區旅遊者在行程中,絕對要禁止吸菸喝酒,更應慢慢行走爬行、少洗澡(擦澡即可)、多喝水並避免進食太飽以及使用鎮定安眠藥,因其對神經系統有壓抑作用;倘若需以鎮靜劑改善睡眠品質,則千萬要小心服用及監視,因鎮靜劑本身可能會抑制夜間換氣的自主運動,如此才能盡早適應高原環境。
  5. 對於老菸槍、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疾病、嚴重貧血、心絞痛、癲癇以及其他慢性或急性疾病的罹患者而言,或許應慎防這些疾病的急性發作可能導致的生命風險,應在成行前諮詢您的家庭醫師或有旅遊醫學特別門診業務的醫院做一次完整的「健康規劃」。
  6. 在海拔3000公尺以上,睡眠海拔不應每天升高超過300公尺為宜,同時每連續攀升二至三天後(約在900公尺左右),應預多一晚停在同一高度休息;並秉持「往高處攀登,回低地睡覺」的安全原則,即一天之內可以攀升超過300公尺,但一定要往回低地睡覺。一旦發現高山病症狀,應務必立即停止往上攀登,直至症狀及表徵緩解甚至消失,才再做一番評估;假若症狀有逐漸惡化之虞,二話不說應立即安排下山的準備以及緊急救援的事宜。
  7. 每人對高山的適應能力都不同,上攀前留意是否隊中各人都能適應,自己千萬不要刻意隱瞞存有的「高山症候群」。
  8. 每天不時的應注意水份的補充,至少每天要喝上四至五公升左右的水份,以保持尿液清澈甚至像水一樣清澈為原則;此外,若個體已感到有口渴的現象,即表示其存有輕度脫水的表徵,此時更應立即隨時補充水份。
  9. 在白天時,輕鬆的活動比睡眠好,因為睡眠後呼吸功能會減慢反而易衍生高山症甚至加劇其惡化。
  10. 個體的熱量攝取以高碳水化合物為主,而全天所需的熱量中的百分之七十應由碳水化合物如米飯、麵食、麵包及餅乾來供應。(如一天的攀登大約需要5000大千卡熱量,其中的百分之七十即3500大千卡,而一公克碳水化合物有四大千卡,即大約需要900公克的碳水化合物)。

十點提早適應「高原環境」秘訣

登山時應緩慢上山,千萬不可操之過急,使身體能有足夠的時間對氧氣及壓力的改變作出最好的適應。

  1. 在2,500公尺至3,000公尺之間停留兩、三晚以為適應期。
  2. 在3,000公尺以上的高地,每晚睡眠地點的海拔高度應保持僅增加不超過300~600公尺。
  3. 每登高1,000公尺,應多停留一晚為適應。
  4. 超過3000公尺後,每天僅可上爬300公尺比較安全。
  5. 白天攀登高一些,晚上睡在低一些的地點。
  6. 保持溫暖,避免著涼,甚至感冒或傷風。
  7. 一旦處於高原地區,旅遊者切勿心情興奮或緊張,應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
  8. 留意自己或隊友是否出現「急性高山症」、「高山腦水腫」甚至「高山肺水腫」的症狀,以便及時採取適當的處置及醫治。
  9. 登山時,不要強迫自己一定要跟得上團隊的步伐,或一定要達到目標不可的意念
  10. 一旦存有高山症並有逐漸惡化的硯現象,在緊急時就算是半夜也要即時下山,因嚴重的「高山症」可是能在數小時甚至數十分鐘內要人命的。


本文著作權歸 譚健民醫師所有

資料擷取於http://hospital.kingnet.com.tw/essay/essay.html?category=%C2%E5%C3%C4%AFe%AFf&pid=137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清境醉愛嶺仙 的頭像
    清境醉愛嶺仙

    清境醉愛嶺仙の生活點滴

    清境醉愛嶺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